<三杯茶>

作者:葛瑞格.摩頓森、大衛.奧利佛.瑞林
譯者:黃玉華
出版: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5月29日





580封信,1萬2千元美金,加上十年的努力
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
而且是個真實的故事

葛瑞格.摩頓森--三杯茶的靈魂人物
因為攀登K2峰時迷途
而誤入巴基斯坦科爾飛這個小村莊

摩頓森在這裡受到了熱情的招待和協助
在離開的時候
他許下了對這個小村莊的承諾
這個承諾同時改變了他的一生
--為這個地方蓋一個學校

摩頓森回到美國之後
才發現
要蓋一個學校並不如他想像中簡單

應該說,要做一件「好的事情」並不簡單

故事一開始敘述了許多關於登山
所謂的登山
當然不是散散步那種小山坡

K2峰,也就是喬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
在喀拉崑崙山的中段
海拔8611公尺

1954年義大利登山隊首次成功登頂
前後歷時100天

花100天去征服一座山
對我而言實在很難想像
所以在看摩頓森嚐試登頂的過程
簡直就像在看一段歷險一樣

科爾飛的村長哈吉.阿里對摩頓森說的這一段話
「如果你想在巴基斯坦成功,你就得尊重我們的方式」
「當你第一次跟巴提人喝茶的時候,你是個陌生人。第二次你再喝茶,你就是上賓了。而第三次你再喝茶,你已經成為家人,而對於我們的家人,我們會願意為他們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葛瑞格醫生,你必須花時間喝這三杯茶。雖然我們沒受過教育,但是我們並不笨,我們已經在這裡居住生存了很久。」
我想,是摩頓森堅持承諾很重要的理由

美國是個強大的國家
強大,而且有效率
而美國和回教國家之間的敵對
也是全世界都非常清楚的

美國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戰爭
去解決所有的問題

而摩頓森卻做著相反的事
他用教育,去改變回教世界

在他獲得許許多多認同及讚美的同時
也得到了更多的批判
而且是來自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同胞
很多人質疑他為什麼去幫助回教國家的人民

在他的最大贊助者--尚.霍爾尼博士的支持下
「蓋學校」甚至成了他這一生的職業

現代人的物質充裕,而心靈卻是極度貧乏
所以要做善事的管道比以前多很多

人們可以捐發票,也可以在便利商店順手捐零錢
麻煩一點的
可以藉由報紙或某些基金會去捐一點錢
然後我們可能也不知道
到底做了些什麼

前幾週的一則新聞
有一群富豪
為了捐助落後地區的這個「善行」
組了一個行善旅行團
在實地訪查之後,順便來了一個優雅而豐富的旅行

他們做的當然是善事
但對他們而言
那是高高在上的施捨

摩頓森在和當地人一起蓋學校的過程中
學到了更多的東西
就像他自己說的
「不是自以為是的要教給他們些什麼」

讓我感動的是
摩頓森這樣的行為
是源自於一個溫馨而特別的家庭

在他15歲時
全家就跟著父母前往非洲坦尚尼亞擔任傳教士及教師的工作
在他生命中
根本沒有所謂「種族歧視」的問題
因為他不認為不同膚色的人種有什麼不一樣

這讓我想到台灣的所謂「族群分裂」和「族群對立」
每次我都覺得這個議題很可笑
心中有族群對立的意識
才需要一直強調「族群融和」
那是種精神上的催眠
告訴自己必須那麼做

如果沒有族群分別這樣的想法
根本不需要去做什麼「族群融和」

Ok,離題了..

「三杯茶」這本書還讓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真諦
這個體認
當然又是因為為人母這個角色

生了孩子之後
總是會在這個點上有特別多的感觸

在這本書的封底,還加上了一些實際提供協助的方式





你可以透過下面的方法瞭解《三杯茶》這本書

三杯茶官網


馬可孛羅《三杯茶》活動網頁

→本書共同作者之一,也是主角的葛瑞格.摩頓森的個人網站→Greg Mortenson's blog



本試讀活動引用自→http://blog.pixnet.net/marcopolo/trackback/858dcb68b1/1582456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