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seed.gif




看到孤獨這二個字, 你會想到什麼?


看書之前就出現這個問題,在閱讀本書,尚未被影響之前..我先想了想

孤獨對我而言並沒有任何負面的意義,我想到的是:安靜.思考

認識我的朋友, 都知道我是很熱情的
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
但其實我是很喜歡安靜的 (那個誰誰誰,不要搖頭大笑...)

對我而言
有安靜的獨處,才能有熱情的活力

這本書可不是探討這麼表象而膚淺的東西
作者安東尼‧史脫爾是專攻精神醫學的醫生
本書的前三個章節比較淺顯易懂
後面就進入較專業領域的探討
也研究了許多著名科學.藝術家的精神狀態

我比較看得懂,也比較有興趣的,也就是前三個章節
第二個章節探討的是獨處的能力,第三章探討的則是獨處的用處

在這二個章節中,作者引述學者溫尼考特的觀點
成人的獨處能力, 源自於嬰兒在母親面前的獨處經驗

孩子若相信依戀的對象隨時會出現在眼前, 就逐漸能放心的被留下
獨處的能力是內在安全感的表徵
而這種安全感在幼時就已經建立

這段文字對於身為一個「三歲娃兒的媽」的我而言
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書中也提及,許多有傑出表現的名人
他們的能力都是在獨處時展現的
書裡也舉了非常多的實例

孤獨, 對有些人而言, 也許是黑暗.負面的名詞
那是否表示
有負面聯想的人,並沒有獨處的能力
也表示, 這樣的人,是缺乏安全感而害怕孤獨的

女兒小蕃茄在睡覺的時候
總是需要人陪
現在她三歲了,我慢慢讓她有練習獨自入睡的機會

某個夜晚
她揮手跟我說晚安後十分鐘
屋外傳來狗兒狂吠的聲音
她立刻大哭了出來
我在她哭出聲的同時,衝進房間安撫她

我告訴她,媽咪就在旁邊, 如果有狗叫.打雷,或她哭了
媽咪一定會立刻進房間陪她

所以她除了偶而撒嬌要我陪伴
其他時間都很願意自己睡

這應該就是書裡所謂幼兒和依戀者之間, 安全感的建立
我也發現,正如書中提及
孩子在獨處閱讀或玩耍的時候
學習的吸收能力是很旺盛的
甚至可以感覺到孩子在思考

單就獨處的能力而言
具備與自己獨處的能力
對一個人的性格.情緒, 應該有其正面的效力

而後面章節較學術性的研究
等我人生歷練較多之後
再來好好思考一下吧....呵


最後, 用我個人非常喜歡,作者在書中引述的華茲渥斯《前奏》一詩中的一段做為結尾

倉促的世界使我們與較好的自己
分離太久, 也逐漸萎靡
厭倦世事, 膩煩歡樂, 此時
孤獨是多麼從容, 多麼溫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